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3节(1 / 2)

徐锡麟死得真的挺惨,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后,被恩铭的亲兵抓住,斩首挖心,甚至炒了吃掉。

轮船驶向大海,李谕望着远方出神。

赴美留学生中的胡刚复来到甲板说道:“帝师,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李谕收回心神,说道:“可以,什么问题?”

胡刚复说:“我一直纠结于进入美国大学后应该选择物理还是数学。”

“两个都喜欢?”李谕问。

胡刚复点点头:“都喜欢。”

李谕说:“如果二者都喜欢自然要选物理,我还可以给你出两道题来验证一下。”

李谕找来纸笔,出了一道数学题,大体是高考最后一道大题的程度;然后又出了一道物理题,是如何证明天体运行时有向心力的存在。

这道物理题说起来确实稍微简单那么一点,但蕴含的物理思想挺不错,通过开普勒三定律的面积率,还有微积分巧妙求解。

——还包含了李谕的一点小私心:希望他选物理。

果然,在花了大半天后,胡刚复仅仅做出了那道物理题。

李谕说:“事实证明你更适合物理专业。”

胡刚复说:“可我对数学仍旧有很大的执念。”

李谕笑道:“数学这东西,学到深处可就不是这么和蔼可亲了。而且学物理不会耽误你学数学,甚至数学不好也搞不了物理。”

反正李谕明白,哪怕高考数学能考145+,也仅仅初步说明有报数学专业的资格。

他上辈子时,北大数学系有一句名言:“每年总有些数学高考满分的同学不自量力地报考数学系。”

甚至数学系宿舍还会有这种对话:

——新生小明:大家好,我是某某省状元,数学满分!

——其他人:6,你居然参加高考?

哎,反正数学真的是太吃天赋,似乎只有大神与普通人,没有中间值。

不过数学专业本身挺好的哈,学明白了可以进计算机或者金融系统。

“帝师,我还有个问题,”胡刚复又问道。“我在看你写的几篇物理趣事时,提到物理需要直觉,这是怎样的直觉?”

李谕想了想说:“就是爱思考,比如阿基米德洗个澡就能发现浮力定律。而且是有根据有基础的思考,不能胡乱思考,否则就成了诡辩。”

“芝诺的乌龟不就是诡辩?您可是说它撬动了数学的发展。”胡刚复又说。

“这个现在已经谈不上诡辩,应该叫悖论,”李谕说,“我给你说说什么叫做诡辩。比如有人说,看医生其实是给医生看,肉夹馍实际上是馍夹肉,救火是消灭火而不是拯救火,然后就得出结论,现实世界与描述相反,白的其实是黑的,黑的其实是白的。又或者古人所说的白马非马,都是基于有限的理论去推无限的世界,一点都没有科学思维。”

胡刚复说:“我的确见过很多这样的言论。”

到了民国时期更多,李谕笑道:“这就是半瓶子醋晃荡的典型,逻辑也不是这么搞的,应该是严谨的归纳。物理的思考与数学上的思考一样深刻,等你学了物理后,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数学。”

轮船在日本短暂停留,李四光上了船,李谕已经和他约定好,送他去欧美留学。

到达旧金山后,唐国安领着他们先到理发店,剪去发辫。

停留了三天,在美国移民局填写完档案后,李谕收到了迈克尔逊以及芝加哥大学校长贾德森的邀请,让李谕带着学生去芝加哥大学参观。

唐国安了解李谕在欧美有着非常大的名望,刚落地就收到芝加哥大学的邀请都感觉不到奇怪。

唐国安学的是法律,不是很了解迈克尔逊在物理学上的地位,但非常清楚知道贾德森校长作为宪法专家此时在美国法律界无上的荣光。

关键贾德森校长还非常给李谕面子,让所有中国留美学生都来参观大学。

从旧金山坐火车去芝加哥花了两三天,芝加哥大学校长贾德森与物理系主任迈克尔逊一同迎接。

众学生流连于芝加哥大学内,李谕与迈克尔逊聊了起来:“今年斯德哥尔摩的投票结果,不出意外就会是教授您。”

迈克尔逊笑道:“只可惜乌云还没有散去,我似乎是给物理学带来了麻烦。”

李谕又看到与他一同来的另一位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于是问道:“您是密立根教授?”

“是的。”密立根回道。

“幸会幸会!”李谕同他亲切握手,“听说您在重新进行测量基本电荷的实验?”

“连你都知道?”密立根讶道。

李谕说:“一个月我刚收到最新的一批杂志,进行了报道。”

密立根说:“虽然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逊主任以及威尔逊先生已经做过多次基本电荷量的实验,但我还是不认同他们的结果,因为我仔细研究过他们的论文,实验过程有无法消除的误差。”

李谕点点头:“我看过,他们使用的方法是云室,测量的实际上是整个云雾中离子电荷的平均值,并不准确。”

“所以即便世界最优秀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已经得出结论,我仍旧无法接受。”密立根说。

李谕问道:“你已经开始了实验?”

密立根说:“你要看一下吗?”

“荣幸之至。”李谕说。

密立根在前面带路:“能让当今世界顶级的科学巨子指点,对我也有收获。”

后世评出过十大最美物理实验,密立根测量基本电荷的油滴实验位列其中。

但在他之前,电子刚刚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在做这个实验,因为科学界很清楚,只要得到基本电荷量的准确数值就会瞬间让原子物理上一层楼,许多公式也能大大推进。

这个小东西挺关键,并且能够直接证明电子这个比原子还要小的微粒存在,意义非凡。

来到密立根的实验室,李谕发现他目前还是在重复威尔逊的实验。

密立根说:“从去年开始,我不满于威尔逊实验值那样大的变化幅度,因此又重复他的实验,但并未得到比他更一致的结果,有些使人很失望。”

科学就是这样,前方一团迷雾,想要推翻别人,至少要先达到对方的成果。

此前威尔逊得到的基本电荷量数值是103x10-19库伦,后世的精确结果是16左右,相差得有点大。

李谕说:“要想用威尔逊的方法做出稳定结果,要花不少时间。再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恐怕还要花费数年。”

密立根似乎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已经找好助手,并且让学校将教学任务减到最少,势必完成这项研究。因为在所有物理常数中,有两个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一个是光速,它出现在理论物理学的许多基本方程之中;另一个则是最终的,或者说是基本的电荷量。”

这是密立根的原话。

但李谕立刻意识到,光速的测量是同在芝加哥大学的迈克尔逊完成;而基本电荷量的测量则由他密立根完成。

这不就一下子把芝加哥大学的地位抬上去了,顺便也能让一直瞧不起美国科学界的欧洲看看。

似乎世界的物理中心瞬间移到了芝加哥。

密立根拿出自己的一些实验结果给李谕看,李谕心中知道基本电荷量的准确数据,所以看了一眼后就说道:“威尔逊的方法已经到达极限,必须改进。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实验介质的重新选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